水利动态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水利资讯 > 水利动态

我市2025年安全平稳度汛

发布时间: 2025-10-30
浏览量:41

    本报讯(记者李正男)10月21日,市政府新闻办召开“秦皇岛市防汛工作”新闻发布会,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通报了2025年全市防汛度汛工作情况。截至9月30日,我市安全平稳度过汛期,未出现较大险情,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
    据介绍,今年我市平均降水量660.9毫米,较常年偏多16%,比去年偏少30%;汛期平均降水量585.3毫米,较常年偏多21%,比去年偏少26%。应对汛情期间,市级累计启动Ⅳ级应急响应5次、提升至Ⅲ级2次,县区累计启动应急响应29次、提升至Ⅲ级7次。我市268座大中小型水库安全运行,16条入海河流水势平稳,为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。

    为高效应对汛期挑战,我市始终锚定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核心原则,通过落地六项关键举措,全方位筑牢防汛减灾防线,切实提升整体防汛应急能力。

    全面推行市县乡村四级党政领导包联机制,1094名包联责任人、9246名防汛行政责任人及河湖长下沉一线,对水库、尾矿库等重点部位实现“人盯人、人盯事”无缝覆盖;整合应急、气象、水务等7部门骨干力量组建联合工作专班,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,确保应急通信全时段畅通,随时做好突发情况应对准备。

严格按照防汛重点工作部署,汛前提前开展2轮全域风险隐患排查,148处排查发现的问题均在汛前完成整改销号;汛期持续强化重点区域巡查力度,对水库坝体、溢洪道等关键设施,及低洼易涝区、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风险区域开展不间断巡查,及时清除行洪障碍;建立297个在建工地动态管理台账,严格落实汛期施工安全九条硬措施,严防工地安全事故。

    在优化完善市、县两级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基础上,细化制定536个村级人员疏散预案,构建“市-县-村”三级预案体系;整合组建2580支防汛抢险救援队伍,总人数达56935人,储备防护用品、救生器材等225类应急物资,提前将12类防汛救灾物资前置至7个县区、14个重点单位,与33家企业签订社会物资储备协议,同时协调省应急管理厅前置21台泵类装备、1000米防洪子堤,确保应急物资“调得出、用得上、不误事”。

    充分发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,组织气象、资源规划、水务等部门加密预报频次,实现雨情、水情信息每小时动态更新,精准预判雨势走向,提前调度相关县区做好防范应对;严格落实临灾预警“叫应”机制,通过电话通知、短信推送等方式发布雷电、山洪、地质灾害等蓝、黄色预警信息96条,累计发送防汛提示短信468万条,为洪涝灾害防御争取宝贵时间。

    汛前针对山洪、地质灾害影响区域及水库、尾矿库下游村庄,开展防汛综合演练和避险转移演练854次,覆盖群众24228人;主汛期再次聚焦山洪灾害村、地质灾害隐患点,组织开展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演练963次,覆盖28631人,提升群众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;强降雨过程中,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精准研判风险,提前对山洪灾害村、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人员实施精准转移,累计转移避险2648户5210人。

    持续加大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力度,依托报纸、广播、微信、微博等各类媒体平台,全方位、多渠道开展防汛救灾宣传活动,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万余份,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抗灾自救能力;组织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、县级防指成员单位和重点乡镇,开展《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》学习培训27次,进一步提升防汛工作人员应对洪涝灾害的专业能力和水平,为全市安全度汛筑牢坚实基础。

   当前汛期已结束,我市将持续落实防汛工作常态化要求,针对防洪工程、尾矿库、城市易涝区等15个方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,为后续防汛工作夯实基础。

转自:中国▪秦皇岛

今天是:
版权所有:秦皇岛市水务局   主办:秦皇岛市水务局  

冀公网安备 13030202002416号


网站地图  网站标识码:1303000036  联系方式:3739758  冀ICP备字0800927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