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

对政协秦皇岛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32302号提案的答复

发布时间: 2018-09-12
浏览量:891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提案字〔2018〕6号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结果分类:A

 

对政协秦皇岛市第十三届委员会

第二次会议第132302号提案的答复

 

民建市委:

贵委提出的 关于“深化秦皇岛市河长制工作” 的提案收悉,现答复如下:

2015年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确立生态立市作为首要发展战略,在河北省率先推行河长制工作,加大水生态文明建设力度,促进了域内河流水质与水环境持续稳定向好。2017年全省河长制工作考核我市名列前茅。

一、主要做法

(一)坚持高层推动,实现河长制工作健康发展。我市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,把它作为全市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。一是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工作,同时组建党、政、人大、政协四大班子齐上阵的高规格的河长制组织体系,这在全国也属首创。二是领导率先垂范,利用节假日,从河口到河源,从主干到支流,从岸上到岸下,用脚丈量,不落一米。由此而形成的“五到四从四多”工作法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共识。三是对河长制工作亲自过问、亲自部署、亲自督导。近两年,市委、市政府主持召开河长制工作会议6次,主要领导批示过的河长制工作文件多达50多份。2017年在市财政极度紧张的情况,拿出2000万元的奖补资金奖给有关县区,同时市委、市政府对在河长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35个先进集体、89个先进个人进行表彰。

(二)坚持网格化管理,实现河长制全覆盖。按照“一河一长、分级负责、属地管理、条块结合、全流域包干”的管理体系,将市域内所有河流及所在流域范围内的支流、水库、塘坝、坑塘、沟渠及湿地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体系中,实现水域全覆盖。在全市设立市级河长30名、县级河长111名、乡村级河长2214名,同时设立“河道警长”41名。根据“组成网络、网中有格、格中定人、各负其责”的原则,绘制责任分工图、污染源分布图,形成了巡视、督办、处置、考核环环相接的网格化管理体系,实现每一延米河道都有人管、管得住、管得好。

(三)坚持建章立制,实现长效管理。为全面完成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,市委、市政府先后制发了三个河长制管理工作方案,推出了六项工作制度,建立了五项工作机制,出台了四个规范性文件。一是建立了河长名单公告制度、河长会议制度、巡查制度、督查制度、信息共享制度、考核奖惩制度。二是建立了参谋服务机制、河道警长机制、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、河道保洁机制、河长制奖补机制。三是出台了《秦皇岛市河道管理范围内植树管理办法》《秦皇岛市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的规范》《秦皇岛市打击非法挤占河道管理范围退出实施方案》《秦皇岛市打击非法占河侵河及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方案》四个规范性文件。这些制度机制的建立,保障了河长制工作有章可循,规范化运作。

(四)坚持严格管理,确保工作落实到位。一是凝聚合力。整合市县两级领导力量,从市直部门抽调县级干部担任市级河长参谋,每条河流都设立了河道警长和河道警员,形成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同频共振的协调联动机制。二是强化责任。按照“菜单式分解、契约化管理、审计式验收、公开化奖惩”的标准,明确各级河长以及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并纳入考核内容。三是加强督导。实行各级河长日巡查、周报告、月调度、季点评制度,督促各级河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。针对发现的问题,坚持原因查不清不放过、处理不到位不放过,督促立行立改,限时完成。四是强化社会监督。一方面通过秦皇岛日报、秦皇岛电视台、秦皇岛政务网等媒体向全社会公布各级河长名单和管理范围,另一方面在河道显著位置设立1700多块河长制公示牌,让群众直接对各级河长的工作情况和治理成效进行评价,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。

(五)坚持标本兼治,全方位整治水生态环境。水污染问题表象在河里,其实根子在岸上。我市按照“污水不入河、不入库、不入海”的要求,全方位整治流域水环境。立足于管得住,关闭或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,清除沿河两岸垃圾,拆除临河违章建筑,控制工业污染源排放,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,整治排污口,对河道保洁实施市场化管理,河流治理实现了从分段分领域向综合整治转变。

二、取得的成效

(一)河道环境明显改善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的治水方针,我市加大全市域河流的综合整治力度。2016年以来,共取缔拆除涉水重污染企业115家、关停违法涉水企业106家、停产限产涉水企业51家;封堵、整治各类入河污水口1764处;关停、搬迁养殖场933家,建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废弃物处理设施的1257个;拆除临河违章建筑238处23万平方米;关闭河道非法采砂场31个,迁移临河坟茔1889座,清除沿河两岸各类垃圾102万立方米,通过采取全方位的治污措施,全市范围内的河道水环境明显改善。通过实施河长制不仅改善了水生态环境,而且疏通了河道,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,为成功应对近两年来的强降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(二)河海水质明显提升。截止到6月底,我市8个主要河流国控断面中,水质达标比例达到87.5%,饮马河水质达到V类考核目标要求;两个地下水水源地柳江、枣园,均为Ⅲ类水质;桃林口水库、石河水库、洋河水库三个地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以上标准要求,水质达标率100%。近岸海域9个监测点位水质全部达到二类以上海域水质标准,达标率为100%。

(三)治河效益明显放大。统筹治理与利用、保护与开发的关系,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,综合施策,放大河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一是实施汤河、石河(海港区)治理工程。治理河道22公里,建成节点17个、拦水坝67座,蓄水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,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。沿岸土地特别是北三镇土地利用价值递增,农村饮用水使用率显著提高,满足了沿线51个村庄饮水灌溉需要,带火了旅游业,增加了农民收入。二是实施戴河(开发区)综合治理工程。完成河道疏浚4.9公里,护砌9.8公里,设立闸坝6个。同时,利用戴河水系和沿岸打造城中“山水画廊”,绿化面积2700亩。项目的实施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,提高了防洪能力,为市民提供了亲水近绿的休闲场所,对招商引资、提升整体竞争力起到支撑作用。

(四)干部作风得到锤炼。治河在治人,治好河关键在各级干部、在干部的工作作风。河长制工作推行以来,我市倡导“五到四从四多”工作法,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深切认同。“心想到、脚走到、眼看到、手抓到、要求做到,从我做起、从现在做起、从本职工作做起、从一点一滴的日常具体事情做起,多走一公里、多问几个为什么、多干一份活、多说一句话”已成为各级河长管河治河和党员干部落实工作的方法论。市级领导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县乡村干部全员参与,全社会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正能量得到广泛传递。

(五)全民治河意识明显提升。通过实行河长制,有效地带动了沿岸群众参与治河,让他们看到了治河的希望,尝到环境改善的甜头,从河流环境破坏者变为河流环境的保护者、维护者。沿河群众主动加入垃圾打捞、河道巡视的队伍,逐渐转变生产生活方式,形成了全面爱河、护河的良好氛围。

(六)社会影响明显提升。我市的河长工作在社会的影响力逐步扩大。省委、省政府、水利部、国家海洋局、省水利厅等领导前来我市调研,对我市的河长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。先后有郑州市城管局、定州市政府、安新县政府,唐山市水务局、邯郸市水利局、承德市水务局等单位前来我市考察学习。中央电视台前后两次报道秦皇岛河长制工作,中国政府网(新华社)、人民网、水利部网站、河北人民政府网、河北共产党员网、河北新闻网等十几家网站刊发秦皇岛市河长制相关信息。在《人民日报》、《河北经济日报》等各大报纸上宣传报道我市河长制工作。

我市虽然建立了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河长制责任体系,但目前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个别基层河长履职不到位、垃圾入河问题时有发生、污水入河还没有完全解决等问题。习近平同志在“十九大”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建设美丽中国,对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。下一步,我市继续把“河长制”往“深实严细久”里研究、推动,着力建设“水清、河畅、岸绿、生态”河流水系,使河流优美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让沿岸群众享受到生态红利,为打造津京冀城市群生态标兵城市打下良好基础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秦皇岛市水务局

2018年9月10日


今天是:
版权所有:秦皇岛市水务局   主办:秦皇岛市水务局  

冀公网安备 13030202002416号


网站地图  网站标识码:1303000036  联系方式:3739758  冀ICP备字08009274号-2